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板栗(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又名栗、中国板栗,是壳斗科栗属的植物,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生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已由人工广泛栽培。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5m,胸径1m。树冠扁球形。树皮灰褐色,不规则深纵裂。幼枝密生灰褐色绒毛。叶长椭贺或宽楔形,侧脉伸出锯齿的先端,形成芒状锯齿,下面的灰白色,短柔毛。雄花序有绒行。
分布:产于我国辽宁以南各地栽救国啊多;多生于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地带,河北、山东是板栗著名的产区。
习性:喜光,光照不足引起枝条枯死或不结果。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温润、排水良好的砂质或磔质壤土,对有害气体抗性强。忌积水,忌土壤粘重。深根性,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虫害较多。另外,其品种不同品种耐寒、耐旱。寿命长达300年以上。
板栗树冠圆广、枝茂叶大,在公园草坪及坡地孤植或群植均适宜;亦可作山区绿化造林和水土保持树种。目前主要做干果生产栽培。板栗在我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各地品种繁多,繁殖时应注意选用当地的优良品种。板栗适应性强,栽培管理方便,产量稳定,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华北地区的群众把板栗叫做“铁杆庄稼”,是绿化结合生产的良好树种。
应用:青冈枝叶茂密,树荫浓郁,树冠丰满。宜用作庭荫树,2、3株丛植,可配置在建筑的阴面,常群植片林用作常绿基调树种,有幽邃深山之效果。在工矿区绿化可作隔音、防风、防火林或作高墙绿篱,宜在风景区与色叶树种配置组成风景林。
板栗俗称栗子,有“干果之王”的美称。我们平时吃到的糖炒栗子油光滑亮,不过,长在树上时它可是一个个“大刺球”。通常一个“大刺球”里有1-7个栗子,不过要想看到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就要“冒险”剥开带刺的外衣。
栗子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都有种植,不过美洲栗和欧洲栗都容易受真菌感染,前者还险些因此灭绝。中国栗树对这种特殊的真菌有抵抗力,并因此远销美国。
由于生长环境不同,中国板栗分为北方栗和南方栗两大类:前者果粒小,外皮黑褐色,底座小,含糖量高,香味浓,肉质细腻;后者果粒大,果皮多为红褐色,底座大,口感脆。
我国有几个著名的板栗之乡。北方以河北迁西县的栗子最有名,这里“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独特环境,生长的栗子皮薄,果仁软糯香甜。80%以上的成品鲜栗都会出口到日本,日本称迁西板栗是“中国甘栗的最佳食品”。
南方则以湖北罗田县出产的栗子最为有名。“蚕吐丝、蜂酿蜜、树结油、山产栗”,这些是罗田人引以为豪的特产。罗田早在春秋战国以前就开始人工种植栗子,美国学者曾专程来此考察,并认定罗田是“世界板栗的基因库”。目前,桂花香、九月寒等是这里特有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