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县,地处湘中部偏东,境内渌水东来,湘江北去,故雅称“渌湘”。株洲县历史悠久,株洲县档案馆也是馆藏丰富、种类繁多。该馆现共有全宗228个,馆藏14.5万卷(册),其中就包括有人工林海在内的大量极具特色的档案、资料。
人工林海,是株洲县历史上的一大骄傲。1964年,株洲市郊区黄龙公社(1965年归属株洲县)在朱亭长岭组织群众开荒造林,办起了境内第一个社队林场。林场创造了深挖整地、深埋栽植、深挖抚育的“三深法”造林育林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长岭林场的兴办带动了社办队办林场,从60年代中期开始,株洲县所有公社和绝大多数大队都办起了林场、果场和茶场,造林绿化的“放大效应”随处可见。1974年,全国农业展览馆林业馆的刊头照就是选用的株洲县朱亭林区一幅人工林照片,并在前言这样写道:“朱亭杉木林基地的革命实践,为我国南方营造社会主义大林树立了榜样。”展览期间,还放映了北京电视台在株洲县拍摄的“荒山变林海”纪录片,这是株洲林业史上一个辉煌的时刻。197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视察了朱亭林区,作出了“山上是银行,山下是粮仓”的评价;国务院知青办主任于驰前来朱亭林区参观以后,挥笔写下了“祖国绿化哪最优?劝君南下看株洲”的诗句,对株洲的人工造林称赞不已;联合国粮农组织还把朱亭林区定为人工林观察点;1975年,中共株洲县委书记栾宗友作为“全国林业先进县”代表,出席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作了大会书面发言,并应邀作为嘉宾参加庆祝国庆国宴;同年12月,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华国锋在“国际友人赞株洲林业”的内参件上给中共湖南省委作了这样的批示:“社队办林场的经验注意总结推广,在全省取得更大的成绩。”1976年11月,农林部在株洲县召开南方14省(市、区)用材林、油茶林造林现场会。
至1979年,株洲境内5县共建立林业生产基地176个,大小林场发展到1757个,林场经营面积达12.41万公顷。1990年,全市共有乡村林场1541个,经营面积达到14.17万公顷。“人工林海”除吸引全国29个省、市、区21.99万人前来观摩外,还有41个国家和地区的209名外国朋友慕名前来参观考察。
今天,就让我们透过株洲县档案馆馆藏的珍贵照片,来重温那段洒下了一代青年人汗水、饱含了他们飞扬青春的历史。
株洲县人工林海之乡-龙凤公社山田大队林场场部。拍摄于1977年11月。
王十万公社茶场知青采茶
1974年6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大有希望的事业”,图为黄龙公社长岭林场迎接知青到场落户
国家林科院技术人员给知青讲授造林育林技术
龙凤公社金福大队林场
红旗大队林场知青实地测量林木直径
黄龙公社红旗大队林场知青工休组织学习
株洲县社队林茶果场经验交流会议
长岭林场人员奔赴工地造林
造林现场
黄龙公社黄州大队知识青年正在进行幼林抚育